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聚宝盆时时彩平台 > 新闻动态 >

热点资讯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植物医生”到“生态卫士”

发布日期:2025-04-15 01:56    点击次数:66

在河西走廊广袤的田野上,一架架装着农药的无人机划出优美弧线,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甘肃绿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云锡带领团队打造的智慧农业图景。这位95后青年创业者,用无人机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在这片沃土掀起一场静默的绿色革命。

创业初心:提升效率,绿色防控

1996年出生的马云锡是甘肃永昌县人,2014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期间对无人机的兴趣与植物保护专业的碰撞,让他萌生了“无人机+农业”的奇思。在导师王森山教授指导下,其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超低容量制剂施药技术”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为日后创业埋下科技火种。

展开剩余72%

“传统人工施药每人每天仅能完成10亩作业,无人机效率能提升50倍,农药用量减少30%,节水率达90%。”谈及创业初心,马云锡目光灼灼。

2018年,马云锡创立甘肃绿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名自“绿色防控,精准施药”理念。“通过农业无人机代替传统的人工喷洒农药可以进行精准植保作业,提高效率,降低农药和水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员安全,所以取名为‘绿控’。”马云锡告诉记者。

破冰之路:让高科技接上地气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创业前期,农业无人机被农户误认为是‘大玩具’”,马云锡回忆说,当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无人机施药技术应用普及和市场接受度低,他带着团队和设备跑遍了河西走廊,用实测数据说服了第一个客户。首笔3200亩苜蓿叶面肥喷洒订单,不仅带来了启动资金,更验证了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可行性。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让高科技接上地气。”马云锡说,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公司开发出戈壁防风固沙型、高原草场监测型、河西走廊精准施药型等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创新+本土化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生产效率与成本问题,更重塑了农业生产关系。2023年永昌特大旱灾中,40台无人机对18万亩玉米、马铃薯实施应急抗旱作业,保住了当地的秋粮产量。

“截至目前,绿控累计推广植保无人机作业约60万亩次;累计节省水资源17400多吨,节省约30%农药使用量。参与祁连山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土地盐碱化治理等项目,共计治理面积约40万亩,恢复草原植被约30万亩。”马云锡说。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撬动农业产业变革

作为国家航空植保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常任理事,马云锡牵头创立甘肃“陇飞客”植保无人机联盟,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农业低空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他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农业科技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会积极引入数字化与智慧农业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在甘肃广袤的农田上,无人机划出的不仅是科技弧线,更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的革新图景。从实验室走向田野,马云锡用创新诠释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当代实践。

发布于:北京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聚宝盆时时彩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